综 述
2022年全市各级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全市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全市49个“十四五”地表水主要流域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总体水质为优;县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5.1%,同比下降了3.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优,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3.5%,同比提升了1.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
自然环境
漳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优良水平,全市森林面积81.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4.65%,活立木蓄积量4779.6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5261.6万立方米。
漳州市共有15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名录,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县级1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8340公顷,约占国土面积2.25%。
截止2022年,我市累计创建“绿盈乡村”1461个,占比88.98%,已经核实达到绿盈乡村建设标准的1112个乡村。2020年,东山县获得生态环境部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21年南靖县荣获生态环境部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命名,2022年我市有5个县区通过省级生态示范创建预审。
水环境
2022年全市49个“十四五”地表水主要流域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的水质比例为98%,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Ⅰ~Ⅱ类水质比例20.4%,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Ⅳ类水质比例2%,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
全市12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1.7%,同比上升16.7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总体水质为优。
2022年九龙江漳州段I~III类水质比例为100%,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水质状况为优。漳江和诏安东溪I~III类水质比例均为100%,水质状况为优。
2022年,全市3个市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中,各期监测值均达到或者优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与上年持平。10个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中,所有水源地各期监测值均达到或者优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气环境
2022年,漳州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5.1%,同比下降了3.5个百分点,11个县(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93.8%-100%,平均为98.4%,同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
2022年,漳州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5,同比下降7.8%,首要污染物为臭氧;11个县(区)综合指数范围为1.94-2.88,均值为2.33,同比下降10.0%,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
2022年全市降雨量1970.8mm,没有酸雨,降雨pH值范围6.32-6.98,降雨年pH均值6.65,较上年上升0.03个pH单位。
声环境
2022年全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等级为为三级,属于一般水平,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Leq为55.7dB(A),同去年相比下降3.1 dB(A)。漳州市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Leq为56.4dB(A),属于一般水平。
2022年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64.0dB(A),质量等级为一级,属于好。
2022年,全市各类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和夜间噪声均达标。
海洋环境
2022年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优,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面积比例93.5%,相比2021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从监测站位看,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站位比例为86%,比2021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
土壤环境及固体废物
2022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88.1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60.44万吨,处置量27.84万吨,贮存量0.94万吨,倾倒丢弃量0.001万吨。
2022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24.14万吨,综合利用量12.52万吨,处置量11.70万吨,贮存量0.97万吨,倾倒丢弃量为0。
辐射环境
2022年,我市于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共收录32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其中状态正常288家,注销37家,停业2家;放射源共309枚,其中Ⅱ类源16枚,Ⅲ类源7枚,Ⅳ类源117枚,Ⅴ类源169枚;射线装置587台。